close
國內食品標示不實與危安事件層出不窮,從三聚氰胺、毒殿粉、到胖達人人工香精事件還餘波盪漾,大統長基黑心油事件就像一把野火燎原似的燒了多少知名品牌,許多耳熟能詳的食品品牌也遭到波及,釀成台灣食品產業的大災難。
為維護並提升品牌背後所代表的商譽價值,企業經營品牌除應取得商標註冊與證明標章的授權使用,以及進行各種形式的廣告行銷之外,亦應積極促使外顯品牌與內在品質「名實相符」,落實品牌的法律管理。
名不符實的純橄欖油點燃油災
擁有多張GMP標章的大統長基食品廠股份有限公司於其生產並銷售的「大統特級橄欖油」產品標籤上標明:「成分:100%特級橄欖油(純天然冷壓)」、「Extra Virgin OliveOil」,然而今年(2013)9月間彰化縣衛生局通報彰化地檢署指稱有民眾檢舉民事訴訟大統長基公司疑似自2012年起,自西班牙進口之冷壓特級橄欖油原油內攙偽其他不明成分,加工製造成非100%特級橄欖油。全案經彰化地檢署檢察官積極偵辦並發動搜尋扣押,各家新聞媒體亦向全國人民隨時報導案情之最新發展。
由於大統長基公司涉嫌在橄欖油等多種油品內摻棉籽油、銅葉綠素等,遭彰化縣衛生局以食品衛生管理法的規定課處巨額罰鍰並勒令停工,彰化地檢署於10月25日亦火速結案,將大統長基公司董事長高振利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及刑法詐欺取財等罪嫌起訴,請法官從重量刑並沒收非法所得18億5千萬元。
全站熱搜